永信贵宾会·(中国区)有限公司

15
2020.12
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成果展——栉风沐雨16年 践行教育初心
2020-12-15
作者:党委宣传部 资料来源:校内各单位
发文单位:学校要闻

发展历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2003年3月,经教育厅批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创办。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为独立学院。2009年,按照教育部26号令要求,理工学院与广东鸿发投资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办学,投资10亿元,建设新校区。2011年9月,4242名新生顺利入驻; 2012年9月,学校办学主体搬迁至寮步校区。2015年,在校生人数突破2万人;2020年,进入转设发展关键期,学校全面布局、凝聚力量、积极稳妥推进学校转设进程。


党的建设:党建引领,铸魂育人

学校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把中央的决策和省市委要求贯彻到学校改革发展中。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程建设与创新。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发展体系日渐完善,连续两年摘获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培育了一批思政教育活动品牌和精品项目。网络思政成绩突出,易班优课教学活跃度长居全国前列,抗击新冠肺炎病毒专题学习课群获评全国抗击新冠病毒相关知识科普优秀课群。

学校现有两个省级“三型”党支部,一个“双创”标杆院系,获得省市级各类奖项28项。学校党委连续两年在全省高校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

师资队伍:群贤汇聚  尽显风采

学校按照“充实队伍、改善结构、突出特色、引培并举、激发活力、全面提升”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引进、选拔、培养和用好人才的新机制。近年来,教师总量持续增长,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年龄梯队逐步合理,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数量不断增加,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教师发展成果显著,形成了一支师德优秀、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内涵式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施“百名博士人才工程”,通过实施博士引才计划、博士培育计划、博士发展计划,构建“1+3”博士人才工作格局,并制定了一系列博士人才政策体系。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和发展高素质师资队伍提供更多的保障,成为广东省首家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同类院校,受到教育部门与社会的高度赞誉。



教学科研:固本强基  深耕细作

学校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通过“卓越班”“创新班”“实验班”定向培养行产学研合作、工学交替等模式。与东莞及周边企业合作共建立了24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学校现有机械工程、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保险学、社会工作、软件工程和设计学4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累计下达学科建设专项经费534万元。

学校科研项目立项7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获资助经费162万。与56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技术服务协议94项,总经费达到769.82万元。


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立德树人

学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注重培育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校园文化以服务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以课外学分制度体系为支撑,注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长、公平成长,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功能,广泛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和组织提升行动,形成了学校共青团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工作新格局,从而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青年特点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通过“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校园文体艺术节”、“科技学术节”、“暑期社会实践”、“攀登计划”、“挑战杯”等第二课堂“知行创”品牌项目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巩固专业知识,展示学生才华,从而构建我校的课外素质培养与提升体系。



这次举办的广东民办教育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我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展示了我校在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2004到2020,栉风沐雨16年,每位城院人都在书写着与城院的故事。


XML 地图